
目標導向的激勵課程多著重在目標設定,以及對外部事件的應對。例如設定三個月內達成一定數額的業績目標,並且利用觀想、夢想板等技巧來達成。這樣的技巧著重在有形/專業面的目標,但對個人面對疑慮、挫折、失落、無價值感等狀況時,卻無法提供適當而有效的幫助,而這些往往是最容易影響到個人工作產值的因素。
而許多「體驗式」的成長課程,會在密集的時間內給予學員強烈的情緒經驗,藉以體驗內在的轉化。但這種密集或強烈的情緒體驗,若缺少足夠的情緒彈性或內在資源來整合,則可能使心理結構破碎而變得混亂,而引發情緒崩潰,或所謂的「靈性危機」。突發的、強烈的情緒波動亦然。例如突然接獲噩耗、無預警的遭受主管責罵等。
心理學家寇萊特博士(Brant Cortright Ph.D)指出,處理這種危機最好的方法,就是教育(建立心理靈性架構)。
舉凡上司下屬間互動、同事間人際關係、家庭相處、個人情緒、想法與行為模式的限制,在在都會影響到工作上的表現。而這一切的根源,其實都在於自我認識與覺察的不足。
我們的課程提供了更深層的理解,並從「認識自己」(自我覺察)出發,由內而外的過程,讓學員在遇到問題時,可以用不同的視野和觀點面對問題、自我調整,更能在工作上主動產生對目標的動力。
簡單的說,我們的課程是「內向外」的主動過程:從自我內在出發,利用內在力量向外發展、創造。
儘管「心靈」一詞容易讓人有宗教性聯想,而「靈性」一詞更常見於基督教的資料中,但「心靈/靈性成長」並沒有任何宗教的意含。它指的是生命中,超越肉體的更高等的部份。
「與神對話」系列說的好:沒有誰比誰「更好」,只是不同罷了。「心靈成長」不是宗教,只是一種自我內省、探索的思想方法。
綜觀人類歷史,可以肯定的是:沒有任何一種政體、宗教、文化,或者信仰,是能讓全體人類一體適用的。因此,我們尊重各種宗教,也接納各種信仰。這裡沒有對立、沒有排他、互斥,也沒有派系的問題。
沒有任何兩個人是完全相同的,因為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和屬於自己的道路。這就是新世紀心靈成長的內涵。我們鼓勵大家跳脫約制,認識真正的自我,進而提升到「更好的自己」,這才是我們要作的。
在此引用一段摘自「光的課程」楔子內的文字:
「在這新紀元的時代中,不須刻意進入廟宇中、修道院裡、或進入教導祕法的場所,窮其一生,閉關在其中。生活在這時代的人們,必須學習把宇宙真理用於每日生活中,人不一定要經由祕法學習才能悟得此真理,因為寶瓶座的新紀元是一個覺醒與明瞭的時代,每一個人都在快速進展中,再也沒有任合何東西需要祕密地被隱藏。」
心靈成長及相關領域的課程,在歐美早已行之有年,醫學界也有越來越多的研究,不僅證實了「心靈與身體」(Mind-Body )之間密不可分的關連性,也肯定了想像及禱告在治療時所扮演的角色。
哈佛醫學院醫學中心副教授賀伯班森博士(Herbert Benson M.D提到,「…宗教儀式對於降低患病或住院的機率,有相當的關聯性…而樂觀的態度對於強化免疫細胞的作用,有直接的關聯。
哈佛的研究人員則認為,利用所謂的「放鬆反應」---例如我們經由練習瑜珈所獲得深度的平靜感,祈禱,或者簡單的深呼吸運動---都能有效的對抗持續性壓力所造成的影響…」
結合催眠治療及家族排列等方式的「神經語言程式學」(NLP)也強調心靈力量的運用,並且廣為企業團體運用在員工激勵訓練。
在學術上,「超個人心理學」也開始正視向來被當作是疾病的靈性現象與神秘經驗,並提出許多討論;而量子物理學的研究,更對許多心靈現象提出了合理的說明。
對不了解的事物恐懼、排斥、抗拒,是人性的正常反應,但藉由這樣的課程理解,您將會發現,這不但不是「怪力亂神」,反而是能有效幫助現代人解決問題的有效工具!